党建100年,英雄辈出
隐于平凡,积蓄力量
民族榜样,中国英雄,中国担当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
忆峥嵘岁月,看今朝风流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流水响叮当,常胜的红军来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又长……”金沙江畔,一首《渡金沙江胜利歌》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唱。
1935年5月3日至9日,数万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初春时节,记者前往红军巧渡金沙江旧址,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感悟那场关乎红军命运的渡江传奇。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兵锋直指贵州贵阳。正在城内督战的蒋介石因其身边只有一个正规团,慌忙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看到云南境内一时兵力空虚,出现了毛泽东预料的“只要能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机。红军立刻长驱西进——由黔西入滇,先头部队前伸到离云南昆明15公里处。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实现调虎离山意图后,红军立刻按预定计划急速向滇西北无守兵的金沙江挺进,准备渡江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如果红军不能快速渡过金沙江,再次被国民党军队拦截,将被国民党军队压入深山峡谷。”熟悉这段历史的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告诉记者,如梦初醒的蒋介石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底,蒋介石急电龙云,令其将金沙江巧家至元谋一段的所有船只及一切可渡河材料全部毁掉,以防红军渡江。
前有天险,后有追兵。4月29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要求全军指战员以高度紧张性与最坚强意志赴之。次日,中央红军分三路纵队北进,向金沙江渡口奔袭。
皎平渡杉乐红军长征纪念馆展出的一块展板上,三路纵队的目标一目了然:龙街、洪门和皎平三处渡口。“这三个渡口中,皎平渡口被寄予最大希望,中革军委因此特别派出了干部团。”皎平渡镇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皎平渡口是金沙江边的重要渡口之一,四川和云南两省往来的盐巴、粮食和皮革等物资,都要从这里通过。然而,当干部团先遣队日夜奔袭到达江边时,皎平渡口已经被敌人封锁,几乎所有的船只都被集中到北岸藏了起来。
“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先遣队在南岸找到两条木船,并迅速控制了对岸渡口。”工作人员介绍,在皎平渡口,红军共找到7只木船,其中1条因太过破烂已无法使用。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皎平村党支部原书记毛洪银年轻时做过船工,他的师父是当年运送红军渡江的37名船工之一。他告诉记者,老船工们曾说,红军打仗是为了老百姓,必须帮他们渡江。这37名船工打破“金沙自古不夜渡”的规矩,冒死在暗流涌动、惊涛骇浪的江面上连夜摆渡,硬是帮红军安全渡过了金沙江。
如今,该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官兵来到这里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当年阻碍红军前进的金沙江也变成了天然练兵场,官兵在这里架设浮桥,苦练打赢本领,为实现强军目标努力拼搏。
飞夺泸定桥
大渡河是岷江的支流,一条在地图上并不起眼的河流,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石破天惊的故事。近日,记者一行从四川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北上,来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地。
站在用铁索铺成的泸定桥头,桥下滔滔河水依旧。日夜奔涌的河水仿佛在向人们诉说,86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央红军的处境有多么凶险。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形势空前严峻。前有敌军扼守着大渡河所有渡口,后有敌人数十万大军追赶,如果不能迅速突破大渡河天险,中央红军恐有被合围的危险。
为彻底粉碎敌人的企图,5月24日,红军先遣队突然袭占大渡河南岸安顺场渡口,次日强渡大渡河。但因追敌逼近,加上缺乏渡河工具,中央红军的危机并未解除。毛泽东和中革军委领导果断决定兵分两路,夹江而上夺取泸定桥,保证大军渡江。
离桥头大约1000米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我们随参观的人流进入纪念馆。陈列区一张张图片、一卷卷史料、一件件展品,向人们重现了那次震古烁今的急行军。
“这次渡河,关乎红军部队的生死存亡!”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周锐京告诉记者,在天降大雨的情况下,红四团创造出一昼夜山路徒步行军120公里的纪录,抢在敌人合围之前夺下泸定桥。
展区的第二单元是“时间就是生命”,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为观众还原了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真实场景——
红四团到达桥西岸时,桥面上大部分木板已被拆除,只剩下13根碗口粗的铁链悬在空中。桥下,咆哮的河水从上游山峡间倾泻下来,拍打着河边的巨石,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东侧守军筑起工事,不时向红军射击。
29日下午,战斗正式打响。由22名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夺桥突击队,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奋力攀上湿滑的铁链,向对岸发起攻击。临近东桥头时,敌人点燃了预置在桥头的木板,霎时大火漫天、浓烟滚滚,红军将士依然奋力向前……
徜徉在历史的光影中,虽然明知是往事重现,眼前的一幕幕仍让我们感到热血沸腾,不知不觉泪湿衣襟。
馆内有许多远道而来的参观者。一位正在拍照留影的年轻人告诉记者,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地在网上是小有名气的打卡地,一些走川藏线的游客会专程前来。
参观的人流中,还有来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带队干部王镭向官兵讲起了这样一个细节:当年22名夺桥勇士之一的老红军杨田铭生前回忆,当连长和指导员同意他参加突击战斗时,他“高兴得简直无法形容”。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红军将士特有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王镭深有感触地说,“正因为革命队伍中不乏闻战则喜的党员、不怕牺牲的官兵,红军才能每每化险为夷、绝境逢生,人民军队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永葆初心、继续前进,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礼赞初心不渝,共赏海晏河清
忆伟大历程,为时代赞歌
山东管理学院
- 学生工作部(处)-
山东管院易班
文章来源 | 学习强国
编辑 | 李馨悦
监制 | 山东管院易班学生工作站新闻推广中心
责编 | 徐斐斐
欢迎关注官方抖音号:sdmu1938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让我们用笔记录生活
在山管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